于庆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综合设施管理》主题演讲实录
■均豪不动产管理集团董事长 于庆新
今天中午我接受这样一个采访,他们的问题依然是关于“新冠”,问我新冠何时结束,你怎么看?我的确不是很关注“新冠”什么时候结束,我更关心的是下一个回合什么时候到来。如果下一个回合到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要仓促应战,是不是还要用这种刚性的方式封城、封路、封社区?是不是要被动的面对未来,种种不确定性,这是我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我专业的。
但是,有人会说为什么是你的专业呢,你是搞设施管理的。当然是我的专业,疫情一爆发,人们不是在去医院,就是在回家,就这两点一线。好容易熬到复工了,要么回家,要么在工作场所,所有的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管理的地方。所以,我开始思考,或者说实践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应战?
我们先说一说,“新冠”属于什么?它属于公共卫生事件。那么,公共卫生事件中还包括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级分为四级,我们很不幸的遇到了其中一个。至于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分的级别很多,分为6级,这个是指在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公共卫生风险的事件。今天我们也不幸的遇到了。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个专业的论坛,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知识。那么它的特点大概就是这样:可广泛传播,危害严重,最重要的是突发状况多。你没办法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型去处理它。换句话说,你用一个刚性的处理方法,是不足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变化的。今天这个主题是关于韧性,那么如何在刚性和韧性里面去找到它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讨的话题。
关于这种病毒,在公共卫生事件里,具有一个普遍性,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传播。这种传播发生在动物与动物之间级别最低,最高级别的还是关于跨地区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中间级别是人与物之间的传播。那么,基于这样一种病毒的传播,处理方法不外乎两个:第一个是消灭病毒的起源,第二个方法——阻断传播。
但是阻断的通路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所有病毒的传播方式都是固定的,传播途径完全相同。有的通过空气,有的通过水,有的通过呼吸,有的通过飞沫。这些传播途径,怎么去识别它?作为一家专业的设施管理公司,就要有效的分析这种公共卫生事件的起源,它的传播途径,它存在的风险危害是哪些……
那么,我们会采用一些不同的风险识别方法。这是针对不同的风险和不同的安全事故识别的方法。识别的结果,我们会得出一大批的结论。大家如果有幸能够看到一些跟病毒传播相关的电影,中间会有很多科学家们应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同样被应用于工作场所、生态场所、居家场所,来对它进行分析,而你所获的内容,只有阻断。
为什么我说的那么有肯定?2003年,我们赶上SARS,当时我在北京做物业管理协会的会长,负责组织如何去建立专业的第三方应急阻断队伍。今年,我们赶上“新冠”疫情,在全国90余个城市共同抗击疫情。基于我们应急管理得当,处理及时,把控严格,没有在我们的在管项目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我们也积极去配合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6月份北京疫情爆发,所以我跟大家说,我并不关心或者并不是最关心“新冠”疫情何时结束,我关心的是下一个回合什么时候到来。
任何一个风险的管理,都离不开科学的报告。因为疾病也好,疫情也好,风险也好,安全也好,与人类是共生的。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摸索出比较有效的方法。那么处理这类问题,大体的科学步骤是这五部分:
第一步,预案管理。也就是说通过风险识别,依据风险识别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风险处理方式。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断,消除源头交给医生,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来解决。那么,通过阻断的方式保证我们的生活是安全,至少我们大家不应该生活在恐惧中。
第二步,预案执行。风险预案识别完毕,通常会是纸版的,以规程的形式出现。那么剩下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大量的演练。如果你把你的资产管控空间交给一家专业的公司,其实就是把你自己的安全交给他。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他们能不能快速严格的按照规程去处理各类风险的爆发,这是我们要来的考虑的第二个问题。风险预案不应该是一个纸面,而是一个经过反复演练的过程,使大家能够让风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控制住。
第三步就是风险管控。在过去的阶段,我们执行和管理是一致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风险的实施执行和后台的管控是分开的。疫情出现,领导干部率先冲到一线跟大家并肩作战,同样会有感染几率。后台风险管控的团队和前线部门要分开,所以预案执行到风险管控,这是两个环节。
第四步,应急处置。所有的预案都是假设风险没有出现,或者出现在苗头阶段写出来的,是我们这个行业共同遵守了这么多年一起来完成的。唯一发生的变化就是在风险管控方面,就是风险跟预防治理做了一个有效的发展,就是这两年在安全管理领域提出的建议。的确,在全球不断的在发生这样一个变化,包括我们的疫情。严格来讲,办公空间内的疫情防范标准在全球还没有。6月份刚刚经过全球十几个国家联合组织统一共同开始编制。所以我们在应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滞后性的。
第五步,是救援系统。我们通过全方位保险提供灾后救助。刚刚我谈到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应急处置。
我们看到,这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一部分,不管是做住宅,还是做研发,生产制造。总的来讲是一个道理。设施管理是什么,我们干这个专业的都知道,这三个P指的是什么呢?人、场所、业务。我们把3个P一个T当作设施管理的核心要素,所有的事情都围绕这4个字母去开展。风险管理,也不例外。
大量的设施管理和风险管理是基于一个矛盾,起点是一个矛盾,解决大家的问题。但在今年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我们把它分开。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场所,还有一个发展业务,我们叫管控集中控制。用远程方式,对任何发生在现场的风险,通过后台准备的方式保护,但仅仅有远程还不够。
在疫情中我们碰到这样的案例,我们管理的公司全员隔离,谁来管理?也就是,当现场所有的人全都失去了救助能力的时候,谁来解决? 必须由专业的第三方来解决。就是通过分布式的应急战略,来去解决现场,达到应急防控。
在亚运会期间,奥运会期间,我是作为三级防控的负责人,也就是当现场没有处理好,应急也没有处理好,三级防控的建设十分必要,我们很少遇到这种极端的程度。对我们而言,至少两级防控是要跟进的。
做好任何一级防控,首先就是组织,人是决定因素。组织如何建设,他们大概要分三级。第一,现场实施小组。第二,应急指挥小组。第三,应急救援小组。第二步,实施。戴口罩,穿防护衣,消毒。在现场实施方案要看专业性,同时在运营中,在指挥中要给出不同的应急方案。在这方面,我做了将近30年的专业设施管理。在行业里做到了教科书级的管理,我们也帮助不同的城市政府来承担防控责任。这些都是用专业来完成的业务。
下一个问题,人是核心要素,但人不是唯一要素。核心要素包括物资,你怎样做到在疫情出现的时候,应急物资及时到位?我们在全国有将近90个城市建立物资调配系统。阿里菜鸟等物流企业他们协助我们做的很好。另一个问题是演练,你如何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受到专业训练。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同时开始进行演练。那么,这些演练的工作,物资调配的工作,对于防疫,对于公共事件的处置,表现的有意义。
一级一级的防控,根据不同的场景来去做好安排,形成这样一个组织运营的体系,对于我们来防范不仅仅是新冠,应该讲几乎是各种公共卫生事件都是有意义的。
当你面对一个城市的时候,以分区的方式建立一个防御体系。进入一个城市的时候,要建立不同的城市响应圈。这个响应圈标准半径是7公里,优质半径是3.5公里。以山东青岛市为例,在半径7公里范围内,我们建立的这套应急防控体系,目前只服务了我们其中的一个客户,当然其他客户也一样。我们管这个叫网图模式。
这支团队,平时为工,战时为兵。这个“战”指的是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平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应急突发事件,随时可以调配我们的专业人员来面对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疫情和风险,还有大量的安全事故。如何来解决这样的风险?当面对洪灾的时候,同样用我刚才讲的方法可以解决。我们这套方案在中国的实施,它并不需要更多安全专门的配置,但是当安全风险到来的时候,它可以突然调配试验,然后出现大量的应用人员来进行防御各类的公共事件,也包括安全隐患。
防范疫情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而作为资产所有人,其实你需要的只是一份安全报告和解决方案。我想这样,才是我们对社会,对资产负责的一个表现。
谢谢大家。
关注均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