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访谈录 | 均豪的客户关系:尊重与平等
本期的【企业文化访谈录】将要给大家呈现的是近期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均豪的客户关系》。在均豪的企业文化中,我们强调跟客户的关系是彼此尊重且平等的关系。我们尊重客户是基于客户在自己行业中的建树。我们谈到的尊重实际也是彼此的尊重,尊重我们所在的不同行业。
我们在谈企业文化时常常会认为是企业内部的文化,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完整。企业文化的确诞生于企业内部,但在某种程度上,它绝不仅仅是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同仁,而是能够影响到客户,或者说这种企业文化会决定我们跟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均豪的企业文化中,我们强调跟客户的关系是彼此尊重且平等的关系。为什么要彼此尊重?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人基本的教养。这种尊重不管是对谁,熟人、陌生人乃至对大自然,对于社会上发生的诸多事物,我们都是需要保持一种尊重。这是来自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的教养,是一个基本的做人的人格底线。 我们谈到对客户尊重,应该不是在底线中来谈这个问题,而是尊重我们的客户所从事的行业。传统中有一句话我们叫“隔行如隔山”,每一个行业的存在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其独特的专业性。我们不可以用自己浅薄的认知去认知客户所从事的行业,我们应该像隔行如隔山那样去看待客户所从事的行业。 从这意义上,我们尊重客户是基于客户在自己行业中的建树。同理,我们从事的是不动产管理行业,对于客户来讲依然也是隔行如隔山一样,客户是否尊重我们?姑且不论。我们同样要尊重我们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不能用自己浅薄的认知来理解我们从事的行业,甚至自惭形秽。认为我们的行业仅仅是一般浅薄认知中的表象,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粗浅的工作,不可以这么理解。 所以说,我们谈到的尊重实际是彼此的尊重,尊重我们所在的不同行业。因为彼此的尊重,彼此的行业认同,让我们能够平等相待。没有尊重就谈不上平等,因为尊重我们才知道,其实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会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从事行业的人的水准会高下之别。 套用一个传统的说法。我们注意“工艺”这个词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工,一个是艺术。工艺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这里我们不去展开讲。我们单独谈工艺、工匠。在中国传统中,将做手工艺人的水准、水平、境界分了7层,由低向高分别是奴、徒、工、匠、师、家、圣。 所谓“奴”,就是人家逼着你干活,打着你干活;“徒”是个初始干活的人,是愿意去工作,但是水准比较低;“工”是代表熟练工种;“匠”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手艺;“师”代表了你在这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可以带徒弟了,可以自立山门了;“家”代表了你在这个行业中已经取得了足够高的建树,是被人所仰视的;“圣”则是这个行业中最高的水准。 我们听过很多的圣,比如医圣张仲景,孔子是教育家称为至圣。实际来讲,没有一个行业是不平等的,而是你的水准不够,才会出现中国传统中这样的一个表达,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平等。 面对客户的时候,我们有时会从西方的某种说法叫“以客为尊”。这句话我们常常会理解为对客户要趋炎附势,甚至唯命是从,甚或心生畏惧。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以客为尊,而是以己为卑,你是看不起自己。 另一种情况,为什么会有趋炎附势?其实趋炎附势更多的是趋利。在商业环境中,当你把客户当作合同,当作钱包,其实对客户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你尊重的不是客户的行业,而是他的权势,尊重他能给你带来的合同,能从他手里赚到钱。这种不尊重常常在商业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不诚实、夸大其词,甚或欺诈、无信用,这些行为都是对客户的一种严重的不尊重。 在均豪,我们有一个名词叫做大客户,这两年我们用的KA这个词比较多。我们之所以说他是大客户,是因为这些客户都是在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人家的优秀是因为人家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所以我们对这些客户更应该保持极度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因为他能给我们大合同,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而是人家的专业赢得了尊重。 同样这个道理,均豪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专业赢得尊重,让我们自己在我们的行业里头也能取得卓越的建树,让我们也能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被别人视为大客户,被别人视为KA。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大和强,而是我们在专业上的建树,让我们能够同样赢得客户的尊重,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自强,你才不会卑微,因为你弱,你干的差,你干的这个事情不上台面,你才会出现了卑微,才会出现我们所谓的趋炎附势、趋利的这些行为。所以说,尊重来自于我们对自身专业上的不断进取。 跟客户我们是要探讨合作的,要往来的。我们想想,人生在世人情世故中,我们通常和谁打交道?和两类人打交道,一类人是基于情谊。换句话讲,无任何目的,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爱戴。我们和自己的家人打交道,和自己的朋友打交道,和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这些打交道是一份亲情,是一份情谊。 但事实上,我们更多的时候和一些人打交道是因为价值,比如我们需要人家帮忙,我们用餐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要付钱给人家,人家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好的饭菜,其实是一种价值交换的过程。 换句话讲,我们在社会中打交道常常是基于价值交换而去打交道。那么同样道理,我们跟大多数的客户或几乎所有的客户打交道的原因,都是因为价值交换,而不是因为亲情,不是因为情谊而打交道,是基于价值交换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让自己的专业水准达到一个高度,这个高度的衡量就是在我们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跟客户进行价值交换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我们是做不动产管理的,不动产管理是我们的专业。当我们为客户提供不动产管理服务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是怎么呈现的呢?不动产管理的这种价值可能会有几种表达,比如更多的时候,大多数建筑不动产都是使用的。我们能不能让不动产通过我们的管理,让不动产的空间效能使用最大化?最简单的好用,用的满意,这是空间效应。 不动产的另一种属性是不动产作为资产的一部分出现,通过我们的经营管理,能不能让资产得到保值增值?这种保值增值是指你能不能在出租性的不动产中,能让他的租金能够超过可类比的不动产。这是你的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过程。当你管理不动产,在交易的时候,你的市场价值能够超过一般可类比的同类型的不动产,那么这也是你的价值创造。 所以不动产两种属性,一种是使用属性,一种是交易属性,在这个问题上都是衡量我们专业的价值。那么就是说,当我们跟客户合作的时候,实际是个价值交换的过程,我们的专业能不能让我们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不动产不管是属于私人的住宅,还是企业持有的这些工业不动产、工业设施,或是属于投资属性的零售业、写字楼,不管属于谁,不动产本身是一个独特的行业,我们又是这个行业的管理人。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比客户更专业的,因为持有不动产、管理不动产、经营不动产、服务于不动产中的人,这是我们的行业,我们是比客户更专业的。 有人可能觉得不理解,房产或者不动产是人家所有人的,凭什么我们会比人家更专业?因为我们是365天,24小时,连续了30年去研究这个事情,恐怕没有哪个行业的人比我们这个行业,或者比我们在对不动产的理解更精深,经验更丰富。 这个道理就像孩子是我们的,但是在教育领域,我们一定不如那些教育行业的人,365天,24小时持续几十年。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育行业的工作者,老师们、专家们。 我们的身体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但是我们一定不如那些365天,24小时持续几十年的医师,医疗专家们更专业。所以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身体交付给他们,或者说我们把生命交付给他们,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专业。 事实上,我们比持有人更懂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值得像那些教师,像那些医生一样值得托付。值得托付的原因就是两个,因为我们专业,我们是专家。同样,我们是诚实的,信用的,人家才值得托付给我们。 我们回到初始谈到的,我们之所以信用,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同样我们尊重客户。因为尊重,我们才会信用。如果没有信用,没有专业,就没有市场,没有客户,没有未来。所以专业和信用,是我们跟客户关系的两个很关键的词汇。 均豪在诸多的管理干部中,我们选拔了一批人,我们称为COE。在内部,我们称为专家团队成员。我们的专家团队成员有什么要求?我们要求他们进取,要求他们日精进,一方面企业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能够日精进、自驱力要强,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要求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里头,要能够精深到地,到执行的细微之处,精深精微。 同时,我们要求他们对不动产管理,经营管理的认知是要升维的。升维到认知层面要能够达到战略的高度、战略层面,他们才能够基于战略层面理解我们的行业与客户行业之间的契合度。没有高度,依然无法跟客户并驾齐驱,或者说平等尊重。 而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中,在应用场景方面尽可能的宽泛,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处理不同场景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复杂的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当他们的专业能力向下可以精深,向上可以高起,横向是多场景的,他们才能成为均豪的COE,才能成为专家。同样,我们大家都知道,均豪的定位和它的愿景其实是一个,就是做中国不动产管理专家。 当我们这么要求我们企业中的成员,我们的COE们成为专家,其实也是企业对自己的一个要求,让企业成为不动产管理的专家,同样是精深的、高起的、应用多场景的,所以我们跟客户的关系,就是刚才我谈到的关键词,尊重、平等、价值创造、信用、长久的合作。
关注均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