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团启动了一个 “实习生计划”。均豪有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生而不凡的,我们都是因为不甘于平庸,不服自己的人生,所以才会进取,才会努力,终将取得自己应该取得的职业高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于总对于“实习生计划”的初衷和解读。
今年集团启动了一个 “实习生计划”。其实,在经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各个企业都在减薪,在裁员,我们以培养人为主体,招募实习生,似乎是挺不可思议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要这么做,而且招聘的数量还不是一个小的量级。
做这个计划不是突发奇想,过去我们历时大概七八年的时间,当时叫“新动力”计划,是在这个基础上优化的一个版本。某种程度是我们持续性的长期性的人才培养的计划。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启动实习生计划?或者说我们是怎么去践行在企业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的观念看法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毕业之后踏入职场的那一天,而那一天对于我们后来在职场中的成长,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我们希望给实习生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初入职场大多都是白丁。进入均豪职场,我们希望带给他们什么?我们大家可以思考对比一件事情,在全球做的最成功的职场,培养新人的计划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麦当劳。
麦当劳给很多在校学生初入职场的人提供了一份实习期的工作。我知道后来还有一些企业家曾经因为进入过麦当劳职场,而感激一生。在麦当劳,目力所及他们的工作中,无外乎就是点餐、包装、取餐给客户,仅此而已。但就是这样最简单基准的工作,让这些人在职场中学到了最纯粹的职场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你跟客户的关系,你跟同事的关系,你跟上级的关系。在这种简单但是纯粹的关系中,让我们获得了职场中最质朴,但是最优异的一个起点。
均豪何尝不是这样?均豪几十年下来,我们一直践行的同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友善互助,其实这是一个最好的,最简单,但是也是最宝贵的东西。跟上级的关系,既要尊重服从上级,对下级又要支持、关怀、督导。我们跟客户的关系,能够和客户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这些事情都是对于职场最基本的一些要求,奠定了我们良好的职业素质。其实,这些职业素质是我们企业在几十年来所谈到的标准化也好,规范化也好,正言正语也好,这些内容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很好的职场基础。
身边很多朋友包括同事都问过我,初入职场要进入什么样的公司?我的态度就是进入一个规范的大公司。他不一定能学来什么本事,但他不会学坏,他能学会什么叫规矩,什么叫规则。
当我这么去给别人做建议的时候,其实我们企业也应该同样这样要求自己。我们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仅仅这些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人在职场都需要工作,既然要工作,就要学会如何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交付工作结果。
在这里,均豪也是一个强调科学管理的公司。我们强调在管理中应用大量的行之有效的,被验证过的一些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在我们内部可能更多的都是用图表,或者是文件、PPT方案所表达的。
我们的企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现代企业,一定不能像传统的企业一样,叫师徒制。今天传授一下,明天说一点,顺眼的多说点,不顺眼就骂一通,少说一点。耳提面命,言传身教那种师徒间经验性的教授方法是不行的,而是应该用这种系统的,知识化的,逻辑化,科学化的工具来传输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掌握工作运行中的一些逻辑。这些管理工具甚至包括如何去架构一个计划,完成一个方案,都有一些成熟的工具和方法。
我们常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它肯定不是一门玄学,也不是心学。尽管心学在管理中是在未来更高层面中会用到的,但是在初始中,大量的都是基准的,科学的,验证过的系统化的工具。那么这些东西给到职场的新人,让他们快速学习,掌握职场的能力,工作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快速到位,快速交付成果。这种成果既是企业需要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在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周的成果给他们带来的职场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会加速他们在职场上的进步。
我想,这是企业给他们的关于执业能力的培养。我会觉得,企业给他们的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所谓的理想,我们企业因为所从事的行业,还是民营企业,大多数招收的不会是那些特别好的学校,那些尖子生。换句话讲,在大学期间绝对的人才也许不会进入我们企业,在某种程度也就意味着我们这家企业也不会吸引那些所谓的官二代、红二代、星二代,大多都是出身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或者这些职业人士。
但事实上,均豪企业有一句话,每个人其实都是生而不凡的,你之所以最后平凡是因为你选择了平凡。因为在这个企业,包括我,都是因为不甘于平庸,不服自己的人生,所以才会进取,才会努力,终将取得自己应该取得的职业高度。这些不认同、不服、不甘心,其实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驱动。这种理想也许是生而有之,也许是在企业职业的过程中慢慢生发,生长出的这种理想。每个人都活在未来,每个人都活在对自己的期许中。
就像我们企业所倡导的,我们希望什么样的人到这家企业来?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同时对自己有追求的人,他们到这家企业是再适合不过他们的。因为对自己有要求,我们所教他们的一些所谓的职业素质、执业能力,才会能够被他们学到。当他们对自己有要求,当他们对自己有追求的时候,企业提供的机会才是他们的。因为他们对自己有追求,他们才能够在失败中获得教训,在经验中获得信心,他们才能够一步步的离自己的目标,离自己理想走得更近。
我想这种理想是企业教给他们的。实现理想的目标有很多,甚至还会有一些歪门邪道、旁门左道的东西,会有一些社会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东西,比如可以拿钱买,比如可以讨好领导,比如可以搞关系,比如……但是我们企业所践行的所谓的“三正”,正念、正言、正行,我们企业给他们的这些价值观,让他们做到凭本事吃饭,就像咱们企业所谈到的“以专业赢得尊重”,这是我们给这些职场新人,这些实习生和理想主义一样宝贵的东西。不去拼爹,凭的是自己凭本事,而不是凭着那些所谓的小伎俩、小情商,甚至社会上一些拿不上台面的一些下三滥的东西,所以我想这是我们企业给他们的可能更宝贵的礼物。
这也是我们培养实习生,培养这些人真正成为人才的价值所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不仅仅要受益于我们已在企业的这些人,应该同样受益于那些有资格,有机会进入均豪企业的一代一代的新人。
有的时候,我会在社会上碰到一些人跟我讲,他们说均豪是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听这话的时候,初始我还会想一想,后来我其实就不大想这个事儿了。为什么?就好像今后均豪培养人才是在给别的企业培养人才,或者说是不是因为均豪不好人才离开。
对我来讲,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其实无外乎就是培养人才,而人跟企业的关系用佛家讲,不过就是缘起和缘散的过程。你培养了,你就没有义务要求人家终身效力于企业,你没有任何道理要求。人家离开企业也未必是因为企业不好,不过就是佛学所讲的缘起或缘散,那就平常看待就是了。
既然平等看,我们为均豪企业培养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人才,都是来培养人才,何必用这种狭隘的心思来看待我们今天所做的这一切。因为回到初心,我们到底想的是什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关注这些人因为什么原因离开或者留下。
均豪对员工跟企业的关系,我们定义得非常清晰,有的人把均豪当作一段旅程,来来去去,只要他在这段旅程中有所收获,有所见识,那么他跟企业的关系就是良好的。
有的人把均豪企业定义成学校,在这里学习工作,毕业了,到更大的舞台去成长。只要他有收获,只要他未来有成长,我觉得跟企业的关系也是健康的。他们认可企业,陪伴企业10年20年,我们的关系依然是健康的。
有些人把均豪当作舞台,面对这个舞台闪亮亮的登台,成为企业重要的人才到人物,我觉得也很好。当企业照亮他们的时候,他们何尝不是在照亮企业?我觉得这种关系也是健康的。
企业跟他们唯一不健康的是什么?他们跟企业的关系是浑浑噩噩的,企业跟他们的关系是一己私心。这两者都是不健康的,只要是健康的,我们做实习生的计划做出的一切,我想都是对的,也都是好的。
均豪实习生计划